五金电镀前处理清洗剂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、氧化层、锈迹和其他杂质,确保电镀层与基材的良好结合。常见的清洗剂根据功能和处理步骤可分为以下几类:
1. 除油清洗剂(脱脂剂)
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、切削液、抛光膏等有机物。
碱性除油剂:
成分:氢氧化钠(NaOH)、碳酸钠(Na₂CO₃)、磷酸三钠(Na₃PO₄)、硅酸钠等。
特点:成本低,适合大批量处理,但对有色金属(如铝、锌)可能腐蚀。
中性或弱酸性除油剂:
成分:表面活性剂(如非离子型、阴离子型)、有机溶剂(如乙醇)。
特点:适用于精密零件或易腐蚀金属。
溶剂型除油剂:
如三氯乙烯等(需注意环保和毒性问题,逐渐被替代)。
2. 酸洗剂(除锈、除氧化层)
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、氧化皮或轻微烧结物。
盐酸(HCl):
适用于钢铁件,除锈速度快,但易产生氢脆(需后续脱氢处理)。
硫酸(H₂SO₄):
成本低,需加热使用,常用于钢铁除锈。
硝酸(HNO₃):
用于不锈钢或铜合金,可钝化表面。
混合酸:
如盐酸+氢氟酸(HF)用于去除硅酸盐或铸件表面杂质。
有机酸(如柠檬酸、草酸):
环保型选择,但效率较低,适合精密零件。
3. 电解清洗剂
通过电化学方法增强清洗效果,常用于高要求电镀前处理。
阳极电解清洗:
金属作为阳极,利用氧气泡剥离表面污物。
阴极电解清洗:
金属作为阴极,利用氢气还原氧化层(需注意氢脆风险)。
4. 超声波清洗剂
配合超声波设备使用,提高清洗效率,尤其适合复杂结构件。
常用溶剂:碱性溶液或表面活性剂水溶液。
5. 活化剂(微蚀剂)
用于去除极薄氧化层,提高表面活性,促进电镀结合力。
稀硫酸或盐酸:
用于铜、黄铜等有色金属活化。
氟硼酸(HBF₄):
用于铅、锡等金属。
过硫酸盐(如过硫酸铵):
用于印制电路板(PCB)的微蚀刻。
6. 环保型替代品
随着环保要求提高,以下清洗剂逐渐普及:
生物降解表面活性剂:替代传统溶剂。
无磷碱性清洗剂:减少水体富营养化。
水性清洗剂:替代挥发性有机溶剂(VOCs)。
选择注意事项
1. 金属类型:不同材质(钢铁、铜、铝、锌合金等)需匹配相应清洗剂,避免腐蚀。
2. 工艺顺序:通常为 除油→水洗→酸洗→水洗→活化→电镀。
3. 环保与安全:强酸、强碱及含氟试剂需合规处理废液。
根据具体五金件的材质、污垢类型及电镀工艺要求,可组合使用上述清洗剂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以上文章接摘自网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