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酸钙(CaCO₃)在中国分布广泛,主要产地集中在资源丰富、矿石品质优良的地区。以下是国内碳酸钙的主要产地及其特点:
1. 重质碳酸钙(GCC)产地
原料:以方解石、大理石、石灰石等天然矿石为主。
主要产区:
-
-
广西(全国最大生产基地)
-
贺州:被誉为“中国重钙之都”,碳酸钙含量≥97%,白度高,产业链完整。
-
来宾、河池:大理石资源丰富,适合生产高端填料。
-
-
广东
-
韶关、梅州:方解石储量大,用于造纸、塑料等行业。
-
-
浙江
-
长兴、建德:碳酸钙微粉加工技术领先,侧重高端应用。
-
-
江西
-
上饶、九江:方解石纯度高,适合生产超细重钙粉。
-
-
四川
-
雅安、绵阳:石灰石资源丰富,本地需求旺盛(建材、化工)。
-
-
2. 轻质碳酸钙(PCC)产地
生产工艺:通过化学沉淀法(石灰石煅烧后碳化)。
主要产区:
-
-
河北
-
井陉、灵寿:华北地区主要生产基地,靠近京津冀工业市场。
-
-
山东
-
淄博、潍坊:依托化工产业,生产活性轻钙用于橡胶、涂料。
-
-
河南
-
新乡、焦作:石灰石矿+能源成本低,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-
-
湖南
-
郴州、衡阳:矿石含铁量低,适合高白度产品。
-
-
3. 特色产区
-
-
纳米碳酸钙:
-
福建(三明、龙岩)、浙江(湖州)技术领先,用于汽车漆、高端塑料。
-
-
食品/医药级碳酸钙:
-
湖北宜昌、云南昆明:严格提纯工艺,符合GMP标准。
-
-
应用方向
-
-
重钙:建材(水泥、腻子粉)、造纸、塑料母粒。
-
轻钙:橡胶、涂料、密封胶、牙膏。
-
纳米钙:高端涂料、汽车配件、降解材料。
-